波兹曼认为, 电报, 摄影术和电视消解了信息的上下文, 使之成为割裂的片段, 妨碍了深入的思考. 而在当下, 这种消解似乎愈演愈烈 – 如果说电视节目至少还要半小时一集的话, 短视频就只要几十秒钟了. 但是, 基于超文本的 “互联” 形式, 似乎得以构建一种新形式的, 非线性的上下文.

所谓 “消息的上下文”, 也许不过就是其他一系列消息. 这种说法想来波兹曼先生不会同意 – 他应该会说, 一个合适的上下文除了消息本身, 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, 以及一些超脱于信息之上的思考, 或者说抽象的信息. 在文字中, 这些关系透过连接词被表示出来. 经由电视产生的无意义连接词本身反映了电视对这种上下文的消解. 而网页链接, 似乎也是一种 “无意义通用连接词” – 毕竟两个 <a> 标签能有多少不同呢? 还真可以很不同, 因为我们可以在里面放不同的字; 链接的说明文字对一个链接的上下文至关重要.

那么,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链接, 来抵挡碎片化所带来的上下文缺失呢? 我认为是可以的, 但不是旧的基于线性文字的上下文, 而是一种新的形式, 新到也许你不认为这像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上下文.

首先, 碎片化, 无上下文的信息是有其好处的: 这意味着它们 “可复用”. (虽然, “可复用” 这个词本身暗指了 “没有信息” – 如果一句话能适用于所有情况, 那么它根本无助于指示任何一种情况). 可复用的信息听起来也许很别扭, 但是也许它早已有了自己的名字: 知识. 知识的一个可以接受的定义便是 “可复用的信息”, 而知识之间的连接更是一般人所推崇的. 可为什么基于连接的知识(维基)在深入的层面上还是很难取代线性的知识(课本)呢? 对这个问题, 我也没有答案. 也许比起图, 人脑更适合处理线性的知识. 毕竟根据我的经验, 人对大规模的图的把握能力是很弱的. 但是, 人脑中也许一直存在这一张大图 – 只是我们不擅长于获取节点的所有邻居罢了.

图化的碎片信息会导致非阻塞(异步)的访问. 在图状的信息里, 人们很容易卡在一条信息之后就把它放进队列里, 然后马上滑向下一条, 就好事件循环的队列里一样 – 不过很可能再也没有 await 了. 于是从信息的获取开始, 人们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非阻塞的操作, 比如追求即时交互, 害怕耗时长的活动. 事实上, 我目前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人.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, 我无数次想打开手机/qq/tg, 想跳到新的信息去. 好在我刚刚看完书, 还能强迫自己在这写. 我发现我越来越不能做单件耗时长的任务了.

当然, 这可能是很正常, 甚至正确的想法. 马拉松运动员会自觉把长跑分成短跑, 好的程序员擅长将大需求分解成小需求. 更大的任务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, 也意味着更大的绝对误差. 我之前便对自己的这个缺点有所意识, 但我认为, 也许不必过多担心: 本来我就不需要做大任务, 我只需要把大任务切小, 然后做一组小任务就可以了. 但是波兹曼先生让我反思这种行为也许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: 一组小任务跟一个大任务, 正如电视和铅字, 是任务的两种载体. 也许将战线拉长使得更多的其他信息的碰撞与组合成为可能, 但一口气做完也有其独特的沉浸感. 我意识到能一口气完成一个大任务对自己的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, 能极大地增加我对自己的信心.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慢生活吧.

其实这篇文章便是信息碎片化在我身上的绝佳体现: 这什么意识流奇妙文章. 我一直想用破折号 -- 连接子句, 这何尝不是一种 “ok, … now”?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 对于技术类文章我似乎仍(部分)保持住了铅字的优良传统 – 至少它们还是逻辑统一, 并且能首尾呼应的. 似乎我应该尝试去训练如何像表达技术一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了, 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糟糕了.

曾经, 我只是想将博客作为技术沉淀输出的平台, 抱持着"能顺带帮到别人的话就最好了的"想法, 所以我很少往博客里写非技术类文章. 但是在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博主的博客之后, 我逐渐意识到, 有时候自己的心路, 自己的选择, 也能给予别人很大的感触与温暖. 所以至少现在的我, 觉得也许需要写点自己了. 即使这篇文章超烂的, 我也斗胆把它留着, 毕竟第一步总是值得纪念的, 不是吗? 如果打扰到 RSS 用户的话也请不要取关 qwq

不过, 开始输出情绪跟倾向, 而不是基于理性的论证与思考, 又何尝不是一种娱乐至死呢.